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,我們蚌埠孝順的兒女也特別多,這對社會和諧和老年人的幸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今天我有幸見到了百歲老人王玉真和她的孝順女兒徐鳳蘭,老人家穿戴得干干凈凈,白發(fā)中竟還有少許黑頭發(fā),梳理得很齊整,看起來很精神。她與人對話思路清晰,身體十分健康,很少生病。聽口音就知道是宿州人,帶有濃濃的鄉(xiāng)音。老人看起來只有八十多歲,面色紅潤,只是沒有一顆牙齒了。老人一生心態(tài)平和,待人和氣從不與人爭高低,問起她的女兒,老人甜甜的幸福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回答。
王玉真老人5歲時就失去了母親,父親和家人被日本的飛機(jī)撂炸彈炸死,尸首都沒見到。老人的小兒子因為家里養(yǎng)不起送了人家,小兒子對此事一直耿耿于懷。徐鳳蘭勸說弟弟,要不送人命就沒有了,好在小兒子又找到了娘,也經(jīng)常來看望。
孝順女兒徐鳳蘭也有74歲了,自從老伴前年突然去世,對她的打擊很大,經(jīng)常失眠,血壓也高了,但對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地細(xì)心照顧,沒有一句怨言。老母親的衣食住行都安排得有條不紊,老母親年齡大了,飲食特別重要,茶水、水果都要溫?zé)岬?,她從不給老人家吃冷的??吹叫禅P蘭用手給老母親整理頭發(fā),那種關(guān)愛的目光,嫻熟的手法,一幅和諧親情的畫面,讓人感覺到人間的真情,一個女兒對母親深深的情誼。
徐鳳蘭做的一手好針線活,虎頭鞋、豬嘴鞋做得惟妙惟肖,做小孩的衣服都很合身,不肥不瘦。老人家一直和女兒住在一起,老人幫女兒照顧孫輩,還幫重孫做衣服、鞋子。徐鳳蘭的4個子女對姥姥都非常親,經(jīng)常給姥姥買東西,孝敬她,妯娌們相處得很好,從不吵架,一家人其樂融融。老年公寓的費用不夠時,大家都爭相分擔(dān),從不讓母親操心。徐鳳蘭的丈夫生前對岳母像親生母親一樣,照顧備至。
祥和公寓去年五月開業(yè),公寓內(nèi)干凈整潔,24小時有熱水,護(hù)理人員經(jīng)嚴(yán)格培訓(xùn)合格后上崗,短短的幾個月入住率已超60%。雖然只有三層樓房,為方便老人特別安裝了電梯并可以到4層平臺,當(dāng)天氣好時,可坐輪椅到外面曬太陽,平臺上種有綠色植物,是頤養(yǎng)天年的好地方。王玉真老人現(xiàn)在和女兒就住在這里,公寓對百歲老人格外關(guān)照,護(hù)工們見到老人家都王奶奶的喊個不停,老人家高興得合不攏嘴。公寓離二兒子家很近,兒子媳婦有空就過來看望二位老人,陪老人聊天,送東西過來,王玉真一百周歲時,老年公寓的錢院長送來一個大的生日蛋糕,大家一起為老人祝壽,為老人祝福,讓老人感受到社會的進(jìn)步,享受政府對老人的關(guān)愛。讓老人有幸福的晚年,是做子女對老人最好的報答,也是家庭和睦,社會和諧的根本。百善孝為先,徐鳳蘭的行為也為后代做了榜樣,將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,就能讓人們生活得更加幸福。